2015/11/15 中午去華山看了「Taipei Art Photo Show」,我在那一週的下午聽廣播時得知這個活動,主要是最近拍照的時候有一點點感覺拍不出東西來,也不太知道那邊出了問題,對焦、構圖、光圈、快門這些基本的都不是問題,或許是有點不知道自己在拍什麼了。
沖了很多卷底片,也不知不覺超過 100 卷的目標,除了日本旅行的照片每天有時間就整理到 flickr,剩下回來台灣之後拍的作品,有些畫面真的就不知道那時候在拍什麼。或許去日本旅行時真的就是帶一個目的在拍攝,所以每個畫面都可以說通一些事情吧。
聽到朋友喜歡我的文字時,我才知道我的文字部分有一定的傳達力,朋友還開玩笑的說為什麼不去找和文字有關的作品,或是乾脆就回頭重新應徵文字類的工作。老實說離職那陣子是有一點點想要換作工作類型,因為真的不是很確定自己到底是不是適合當工程師,畢竟我大學念的是文組(財金)。但後來想想,寫東西這件事情也不是失去工作之後才發生的,應該是說失去工作之後、發生一些事情之後所產生的文字,閱讀起來比較吸引人吧!
所以說故事的能力應該不差,後來我開始想能不能先從文字來出發,以前拍照的時候都是先把畫面拍下來,回來之後再用文字把影像的故事說出來。但如果出發點先從文字開始,再去找可以把這段文字詮釋出來的場景,或許拍照的時候就不會有不知道拍什麼的問題了。
不過目前還在練習這部份,工作的時候我都會聽著歌曲,有些歌詞寫的還不錯,或許可以從這個方向來試試拍成畫面。
Taipei Art Photo Show 影展的主題是「攝影的原點」,看到很多攝影師的作品都很特別,有的使用一些道具拍出一系列的作品,例如一面鏡子。也看到一些女性攝影師的作品,我自己覺得畫面比較有一點點情感的傳達,不像一些攝影師追求在光圈、快門、飽和度這些八股的手法上,但或是我自己比較喜歡這類比較直接紀錄的拍攝方式,因為這樣帶走的不僅僅是畫面而已,也保留當下的情緒在畫面中,但我覺得這樣看照片才能夠感動到觀賞者。
黑白作品的部分我都會特別停下來慢慢觀看,去日本的時候我大概只拍了三卷的黑白底片,拍的比例相當低,但是這三卷黑白的作品我自己都很喜歡,我才發現其實我的構圖再沒有顏色的狀態下,還是可以看得出想要表現的意涵,而且也很特別,有點自誇!但是我自己還滿喜歡的!
所以接下來我自己也會多拍黑白底片,希望我自己還可以再繼續拍下去,我不想要停下來,因為按下快門是多麼讓人難以忘懷、而快門聲是多麼的迷人啊!
關於 信用卡預借現金提領 第一銀行 日本
2015/09/20 ~ 2015/10/08 這 18 天在日本的時候發生一件我差點沒現金可以用的窘境。
在出發之前我大概換了 62,000 的日圓,但我有點錯估 18 天的花費,旅途一半的時候我就盡量使用信用卡來結帳,但是吃東西的地方大部分都是食券機或是無法使用信用卡,然後我自己一路上也買了不少的明信片,就在 9/30 抵達日本東京時,我就趕快跑到我的發卡銀行(第一銀行)在東京的分行看是否可以辦理海外信用卡提領現金的服務。
第一銀行東京分行是在千代田區大手町,那裡氣氛很不一樣,果然是日本經濟中心地。到了 23 樓後我直接進去分行,還好那裡有人會說中文(不過後來我看了一下,好像幾乎都是台灣人),我說明我的狀況後,他們很不好意思的說因為日本這邊沒有台灣用戶的資訊,也沒有連線,所以我是沒有辦法把這裡當作臨櫃來辦理事務。不過他說他可以借我電話撥回台灣的客服,問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辦理。
撥回台灣的客服後,我和電話那頭說明了我的狀況,我說我在日本快要沒有現金可以使用,我去便利商店操作 VISA ATM 但是卻沒有辦法領取現金。客服是說因為我沒有開通服務,所以當然沒有辦法操作。而且這服務需要本人辦理,密碼郵寄到戶籍地!沒有辦法直接透過電話告知。在那個當下我想還是先開通再說,郵寄密碼到我家然後再請家人告訴!我是很順利的辦理完成,很感激當時協助我的行員。另外一提,日本分行看出去的 view 還不錯!
兩天後我收到我妹給我的密碼,在 7-11 裡的 VISA ATM 操作,終於吐出日圓!差一點真的要在日本當乞丐!
在出發之前我大概換了 62,000 的日圓,但我有點錯估 18 天的花費,旅途一半的時候我就盡量使用信用卡來結帳,但是吃東西的地方大部分都是食券機或是無法使用信用卡,然後我自己一路上也買了不少的明信片,就在 9/30 抵達日本東京時,我就趕快跑到我的發卡銀行(第一銀行)在東京的分行看是否可以辦理海外信用卡提領現金的服務。
第一銀行東京分行是在千代田區大手町,那裡氣氛很不一樣,果然是日本經濟中心地。到了 23 樓後我直接進去分行,還好那裡有人會說中文(不過後來我看了一下,好像幾乎都是台灣人),我說明我的狀況後,他們很不好意思的說因為日本這邊沒有台灣用戶的資訊,也沒有連線,所以我是沒有辦法把這裡當作臨櫃來辦理事務。不過他說他可以借我電話撥回台灣的客服,問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辦理。
第一銀行 東京分行 Tokyo Branch |
撥回台灣的客服後,我和電話那頭說明了我的狀況,我說我在日本快要沒有現金可以使用,我去便利商店操作 VISA ATM 但是卻沒有辦法領取現金。客服是說因為我沒有開通服務,所以當然沒有辦法操作。而且這服務需要本人辦理,密碼郵寄到戶籍地!沒有辦法直接透過電話告知。在那個當下我想還是先開通再說,郵寄密碼到我家然後再請家人告訴!我是很順利的辦理完成,很感激當時協助我的行員。另外一提,日本分行看出去的 view 還不錯!
兩天後我收到我妹給我的密碼,在 7-11 裡的 VISA ATM 操作,終於吐出日圓!差一點真的要在日本當乞丐!
從 23 樓看出去的景色 |
第一台的 Lomo LC-A+
在還沒有碰 Lomo 以前,其實對 Lomo 有點小偏見,總是覺得 Lomo 不是正規的攝影,簡單來說就是歸類的像玩具這樣的類別裡。但或許是前陣子一直不斷的在拍底片,可能也發現自己在詮釋一個畫面的時候,越來越老套沒創意的感覺。當按下一個快門的時候考慮太多東西可能就少了一點驚奇的元素在裡面。最後一趟旅行回來後,一直想到 Lomo LC-A+ 這台相機,就在國慶日(2015/10/10)時跑去東區的 Lomography 買下我第一台的 Lomo 相機。
其實也沒有那麼的突然,在最後一趟 18 天的日本旅行時,我一直在找一本和攝影有關的書,一路從大阪、京都找到東京。最後是在新宿的 Book-Off 看到一本 Lomo 相機構圖有關的攝影書。那時候我翻了一下發現還滿多用 LC-A+ 這台當作範例的作品,一整個為之振奮!所以我才有點戀戀不忘 LC-A+ 這台相機。
衝動的買了相機後,也很快速的拍完一捲,可是洗出來之後我整個快翻過去!一捲底片 36 ~ 38 張,但我只覺得只有 3 張是可以看的,其他的畫面我都不知道我在拍什麼,不要說是 Lomo 風格,就連基本的攝影好像都沒有了,是還滿挫敗的!
第一卷拍完後我體悟到我實在太小看 Lomo 了!她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雖然操作非常的簡單,但是要從這麼簡單的操作拍出言之有物的畫面真的好難!後來我就還是回到老方法,大量的看其他人是怎樣用 Lomo LC-A+ 來拍攝有趣的畫面。第二卷底片我就裝拍出來會有阿凡達效果的 Lomography LomoChrome Turquoise XR 100-400,這卷底片之後就比較有成就感。
不過重覆曝光的手法目前還是沒有很滿意的作品,後來我買了一個 Lomo Splitzer 來拍,一個可以裝在相機前面的分割器,稍微的拍些還滿意的作品出來。
現在還是不斷的拍,不斷的練習一些畫面,想當初 Nikon FM2 也是去了日本一直拍才找回拍底片的感覺。或許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不斷的練習 ...
第一卷底片是用 Lomography Color Negative 800 35mm,很入門的 Lomo 底片。唯一一張覺得還不錯的,是某天晚上下班後走去市政府捷運站搭車的路上拍的。
其實也沒有那麼的突然,在最後一趟 18 天的日本旅行時,我一直在找一本和攝影有關的書,一路從大阪、京都找到東京。最後是在新宿的 Book-Off 看到一本 Lomo 相機構圖有關的攝影書。那時候我翻了一下發現還滿多用 LC-A+ 這台當作範例的作品,一整個為之振奮!所以我才有點戀戀不忘 LC-A+ 這台相機。
衝動的買了相機後,也很快速的拍完一捲,可是洗出來之後我整個快翻過去!一捲底片 36 ~ 38 張,但我只覺得只有 3 張是可以看的,其他的畫面我都不知道我在拍什麼,不要說是 Lomo 風格,就連基本的攝影好像都沒有了,是還滿挫敗的!
第一卷拍完後我體悟到我實在太小看 Lomo 了!她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雖然操作非常的簡單,但是要從這麼簡單的操作拍出言之有物的畫面真的好難!後來我就還是回到老方法,大量的看其他人是怎樣用 Lomo LC-A+ 來拍攝有趣的畫面。第二卷底片我就裝拍出來會有阿凡達效果的 Lomography LomoChrome Turquoise XR 100-400,這卷底片之後就比較有成就感。
不過重覆曝光的手法目前還是沒有很滿意的作品,後來我買了一個 Lomo Splitzer 來拍,一個可以裝在相機前面的分割器,稍微的拍些還滿意的作品出來。
現在還是不斷的拍,不斷的練習一些畫面,想當初 Nikon FM2 也是去了日本一直拍才找回拍底片的感覺。或許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不斷的練習 ...
第一卷底片是用 Lomography Color Negative 800 35mm,很入門的 Lomo 底片。唯一一張覺得還不錯的,是某天晚上下班後走去市政府捷運站搭車的路上拍的。
Location:
台灣臺北
關於 100 卷底片的進度
大概從 2015/08/05 去東日本開始計算的話,到現在大約拍了 70 卷的底片,還沒計算後來 Lomo LC-A+ 的拍攝。
- 目前拍攝的紀錄: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7tsjtokqhyGy0zWL6PbdTKE4V6GYbv4XgY4Vh81qxIc/edit#gid=0
一開始只是一張簡單紀錄哪卷底片拍攝類型、順序與沖洗編號的對照表,後來想到很多東西,就加了開始、結束拍攝時間,最後把 Nikon FM2 與 Lomo LC-A+ 這兩張表合併成一大張,然後再加一些簡單的數量統計。
如果以目前拍攝的速度,回來台灣之後,降緩到一個禮拜拍兩卷的速度(在日本是一天拍兩卷),可能要到年底才會接近到第 100 卷!
至於拍到了 100 卷之後要幹嘛我目前沒想到 ...
目前拍了哪些底片:
- AGFA VISTAPlus ISO400
- FUJICHROME Velvia 50
- FUJICOLOR PRO 400H
- FUJICOLOR X-TRA ISO400
- Kodak 100TMax
- Kodak ColorPlus ISO200
- Kodak Pro Ektra 100
- Kodak Pro Portra 400
- Kodak TRI-X 400 / 400TX
- Kodak UltraMax ISO400
- Lomography Color Negative 800 35mm
- Lomography LomoChrome Purple XR 100-400
- Lomography LomoChrome Turquoise XR 100-400
- Lomography Redscale XR 50-200 35mm
- Lomography XPro 200 ISO 35mm
Location:
台灣臺北
What's in my bag? Traveler's Notebook, iPod Touch 6, EarPods, Lomo LC-A+, AirUltem glasses and kodama.
在我的背包裡面有什麼?其實前陣子從日本旅行回來後一直在想著一件事情,我可不可以繼續旅行,只是在台灣繼續保有著探索與發現的感覺。認真算了一下我上來台北也兩年多了,好像連小小的台北市都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地方。因此我就告訴自己假日的時候也要像那時候在日本旅行一樣,背著小包包、帶著相機出去邊走邊拍。
Traveler's Notebook
這本筆記本在 Pinkoi 好日推好物 #15 購買的,那時候還在 Pinkoi 時負責這活動的後端程式,只是看著看著就買了!但是後來我查了一下活動時間是在 2013 年,但我是到了 2015/08/05 東日本流浪的時候才使用,也就是說我有整整兩年的時間買了卻沒用。但也沒想到之後我會去日本這麼多次。東日本流浪我就帶著這旅行筆記本一路紀錄,只是寫到後面有點不敷使用了。
在最後一趟旅行回到東京的 TRAVELER'S FACTORY 添購了很多筆記本的配件,整個旅行筆記本大升級!在日本的時候我蓋了很多戳印,寫了很多小筆記還有每一天的簡短紀錄,之後再看看有沒有機會介紹這本筆記本。
iPod Touch 6 32G
工作之後配了 MacBook 使用,某些原因我自己也買了一台 MacBook Pro,後來就漸漸習慣在 iTunes 上面買歌聽,但很不巧的是我的手機是 Android 的系統,所以兩邊很難同步歌曲,我都只能用電腦的時候才能聽歌,平常通勤時間就只能聽著天然的環境噪音!那時候東日本流浪後,去了廣島、福岡時就在思考要不要去 Apple Store 買一台 iPod 帶著聽,因為九州地方就只有福岡天神這麼一間的 Apple Store。
後來我就決定還是買一台好了,那時候真的需要一點音樂在接下來的旅行陪我。只要登入 Apple ID 後,音樂就全部同步好了!iPod Touch 買的是 6 代新版的,只是拿來聽音樂,所以上面也沒有裝太多的 Apps,最多就裝一個我常用的 twitter 這樣。
OWNDAYS AIR Ultem Glasses
其實我沒有近視,但為什麼會有一副眼鏡?這副眼鏡是可以濾掉藍光,回來工作之後覺得好像要好好的注意一下自己的眼睛,雖然目前沒有什麼狀況發生。另一方面是想讓自己看起來可以柔和一點,我的情緒很容易表露在臉上,我自己也看過我暴怒的狀況,但真的很不好,但發現戴副眼鏡可以改善這狀況。所以有天去東區的 Lomo 店買完底片後,就到 OWNDAYS 找一副合適的眼鏡來戴。剛好隔天是新公司要拍照製作識別證,只是不知道拍出來會是怎樣!
Lomo LC-A+
最後我還是踏入了 Lomo,以前我對於 Lomo 都抱持著他不是正規攝影的歧視來看帶,只是當這幾趟日本旅遊大量的用底片拍攝時、覺得想要更有變化的拍攝工具來詮釋當下的畫面時,拿什麼相機好像就不是什麼狹隘的問題。在最後一趟回到東京的時候我一直想到 Lomo LC-A+,在那之前我就還滿心動這台相機,只是還沒有很大的衝動吸引我去擁有她。
直到回來,最後一趟日本旅遊的照片都沖出來後,我就覺得我需要一個比較有創意或是獨特風格的拍攝工具。
那天是國慶日 10/10,我剛走出沖洗店,一路上看著底片目錄,就閃過 Lomo LC-A+。查了一下 Lomo 店的電話,撥過去有接、有營業,二話不說!就直奔東區買了她!右邊外套口袋就是她專屬的位置!現在各種底片一直持續的拍,慢慢體會一下 Lomo 的風格。
Kodama
Kodama 我查了一下是日文回聲的意思,在《魔法公主》裡面是森林小精靈、頭會一直嘎嘎嘎的那隻。在東京車站的東京一番街有龍貓專賣店,我還買了其他的角色。只是畫面怎麼只有 Kodama?在平常他們是放在公司的桌上,但到了假日我會挑一隻陪我度過假日,第一個禮拜是 Kodama!只是一開始都會忘記帶它出門,又回去把它放到口袋!
另外我發現它會微微的發出螢光,可是我關掉電燈在全黑的狀態他卻沒有發光,有點怪怪的 ...
以上就是目前我背包裡面裝的東西,其實還有一台 MacBook Pro 但放不下去了!
Location:
台灣臺北
訂閱:
文章 (Atom)
COSCUP 行政組整地期招募 2024 籌備前預備培訓
COSCUP 行政組 今年持續精進,2023 年無休止,我們即將於 2023 年 9 月進入一段全新的整地期。這段時間將需要大量的腦力計算、模擬和規劃,以確保接下來的計畫項目能夠順利展開。 在 2023 年,我們行政組負責多項重要計畫,包括療癒市集(按摩、瑜珈、冥想)、一...

show
-
活動總召就像是專案經理人或是專案計畫的執行人一樣。 在接活動的時候需要一個頭來總理所有的事情:活動的安排、流程、人員、經費、宣傳、後續事宜…等。他可以全部都一肩扛下來做,也可以用現有的資源進行適度分配,整體來說總召要做的事就是大小事都做。但是大小事都由他來做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
-
一個小小的攤位,兩個爐,就可以做一個炒飯的生意。不知道是新開的,還是之前沒有注意到店家!很特別! 過年期間還有在營業的店家不多,可是會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就是會發現平常沒有注意到的店家。在平時,每家店都有開的時候,很少會一一注意有那些新開的店家,或是平時就習慣到...
-
特別偵查組 終於把陳水扁起訴書寫出來了,厚厚的 200 多頁裡面記載著整個洗錢的樣貌,推薦閱讀!看看檢察官是怎樣把錯綜複雜的疑似洗錢案拼出一大塊犯罪的藍圖。 陳水扁起訴書下載(PDF): http://www.tps.moj.gov.tw/public/Data/812121...